模态试验又称试验模态分析,是为确定线性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所进行的振动试验。模态参数是在频率域中对振动系统固有特性的一种描述,一般指的是系统的固有频率、阻尼比、振型和模态质量等。
模态试验测试系统的组成
激振设备
机械式激振器:利用转动时不平衡质量惯性力作为激励力,能产生频率可变的常力。
电磁式激振器:将输入信号转换成交变磁场,在磁场中放置一个线圈,利用电磁力产生激励力。激励的频率和幅值彼此是独立控制的,具有较大的可控性。
电液式激振器:利用液压原理,功率放大可以产生很大的激振力。在加静载荷的同时又加动载荷,缺点是价格昂贵,试验费用高。
冲击锤:锤帽材质有钢、铝、塑料、橡胶等。其特点是不需要信号发生器、功率放大器及激振器等精密贵重仪器,不必考虑激励设备与试验结构的连接问题,试验速度快、周期短,但因其激励能量小、信噪比低,测试精度不高,一般用于中小型结构的快速试验。
传感器
加速度传感器:测量结构在激振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响应,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输出。常用的有压电式、应变式等类型。
力传感器:用于测量激振力的大小,确保准确获取输入到系统的激励力信息,常见的有应变片式、压电式等。
位移传感器:在一些需要测量结构位移响应的模态试验中会用到,如激光位移传感器等,能够精确测量结构的微小位移变化。
数据采集与分析仪器
数据采集仪:负责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,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和处理。具有多通道同步采集、高速采样等功能,以满足对动态信号的准确采集需求。
信号分析仪: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各种分析处理,包括频谱分析、相干函数计算、传递函数估计等,从而得到系统的频响函数、脉冲响应函数等,为后续的模态参数识别提供依据。
计算机及分析软件:用于控制数据采集过程、存储和管理数据,以及运行模态分析算法。通过专业的模态分析软件,可以实现从数据导入、预处理、参数识别到结果可视化等一系列操作,大大提高了模态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模态试验测试系统的应用领域
航空航天领域:用于飞机、卫星等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评估。例如,通过模态试验可以确定飞机机翼的固有频率和振型,避免在飞行过程中因共振而导致的结构损坏。
汽车工业:帮助汽车制造商优化车身结构设计,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。例如,通过对汽车发动机、底盘等部件进行模态试验,可以发现潜在的振动问题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。
机械制造行业:对于机床、机器人等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模态试验可以了解设备的动态特性,为优化设计参数、提高加工精度和可靠性提供依据。
建筑领域: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。通过对建筑物进行模态试验,可以获取其固有频率、振型等参数,为地震工程研究和抗震设计提供重要参考。
